- Mar 04 Tue 2014 09:58
台北也有紅葉
- Feb 19 Wed 2014 18:59
宮粉梅
中正紀念堂有宮粉梅,是前年從格友那裡知道的,連忙趕去。好高興,比社區公園的美麗,矮,容易拍。
今年是第三次了,因年假後連續下雨,天氣又冷,耽誤了,二月十六日雨停,立即趕去。
滿樹繁花,走近看,七零八落,來得晚了些。
但發現從大忠門進去左邊有個新園,又從標示得知,宮粉梅分粉紅、白兩色,舊園兩色摻雜,以往不知,以為一般梅花,細看果有不同。
舊園樹老蒼勁,攝影朋友多集中於此,這是它的景像。
- Feb 05 Wed 2014 11:51
日本大根島牡丹
牡丹花時本在四月,日本松江大根島研究改良,使其配合農曆春節,提早開放。
來台展示已多年,前年起與台北市政府合作,先在市政府沈葆楨廳展示,再移至建國花市繼續展示販售。
今年一月廿二日起三天在市政府,沒有趕上,廿七日到建國花市拍得。
牡丹自古代表富貴,願朋友們新的一年事事如意,既富且貴!
- Jan 14 Tue 2014 19:56
桂花
桂花是聞香的,不適合觀賞。
幾十年來,沒有見過桂花作品,自己偶爾拍過,都失敗,因花朵太小,也不怎麼美麗。
前不久去南港公園,途中有處桂花圍籬,陽光斜射,很美,又想試試。
回來上電腦,有幾張還勉可觀看,貼與朋友共賞,盼能拋磚引玉。
- Jan 06 Mon 2014 08:52
中正紀念堂梅花
- Dec 19 Thu 2013 20:21
陽台芙蓉
社區公園籬外一塊水泥地,捷足者置破舊盆、桶其上,種植花木,其中有一芙蓉,每年花開時節,我常徘徊其間,獵取鏡頭。
所有花蕊開畢,主人必剪除枝幹,取其粗者作插枝,母株任令另長新枝,次年又結蕊開花。
大前年,發現有枝葉棄置於地,擇其較粗者兩段,插於陽台榕樹盆旁,不久發出新芽,一向道路,一向陽台側面,眼看日漸長大,雖都努力向陽,後者拐了個灣,落後一步。
夏去秋來,其母株已結蕊,我家兩個小寶貝卻無消息,一盼再盼,向陽多者終於有點動靜,一日數看,真的有了,但只是獨生,向陽少者則渺無訊息。
看它弱不禁風,想必開朵迷你芙蓉,沒料到它非常爭氣,較之母株所出,毫不遜色。
那年花季過後,遇主人正修剪花木,他剪下一段較粗者相贈,我喜出望外,插於另一盆中。
- Dec 05 Thu 2013 07:05
蛇年校友大會記
一年一度的校友大會於五月八日舉行,同時慶祝母校一百九十六周年校慶。
四天之後就是母親節,大會循例備康乃馨,理事長購蛋糕為與會母親們提前過節。最年長的母親高規箴學長吹蠟燭,全體與會者高聲歡唱生日快樂。
大會開始,除了唱校歌,沒有繁文縟節,總幹事會務報告後,進行理監事會提案討論:
其一校友均已耄耋之年,體能退化,為便於記憶,今後固定每年五月八日校慶日為大會日期,不論星期幾,不作變更,地點原則上為天成大飯店,取其交通方便。無異議通過。
次為本屆理監事任期屆滿,今天應改選,唯校友有體力參加聚會者日益減少,依會章理監事可連選連任,但理事長只能連任一次,林理事長以往曾任兩屆,連同此次兩屆,共達四屆,不能再連。理監事會建議如無人接任,將會名改為聯誼會或暫維現狀,敦請林理事長勉為其難,繼續為校友服務,已於春節聯歡會請學長們預為思考,俾便討論。
經當場徵詢願為校友服務者,默無回應,林理事長再逐一指名敦請,均各有原因,無法應命。
- Dec 04 Wed 2013 21:35
秋高氣爽
- Nov 25 Mon 2013 17:02
龍山寺
話說十月十五日過午我們老兄弟兩離開植物園,直奔龍山寺,他說已近半世紀沒來,迫不及待拍了起來。
我雖非常來,隔個幾年,總有一次機會。這裡香火鼎盛,人潮不斷,在其間搶拍,有些難度。
整理結果,就剩這幾張。
老弟弟專心在拍。
小弟弟小妹妹大概看老阿公拍照,滑稽有趣。
- Nov 12 Tue 2013 16:33
再次敬告舊雨新知
嶺表於十月29日搬來了!但只限於文章703篇完整無缺,連同它的回應(這裡稱留言),但隱藏者(這裡稱悄悄話)不見了。真正的留言全部不見。相簿要自己搬,亦即重新建立,近日已慢慢建立中,正好趁機做些改進。
新的地方,風俗習慣,都有不同,需要時間學習、適應,以樣式論,花了很多時間,慢慢改,終於覺得勉可合意,不意換入的照片卻把最重要的相簿、留言等標示給蓋住了,致使朋友不得其門而入。
早就感到怪怪的,昨天認真研究,才找出原因。試了各種方法,使其顯現,一律不通,山窮水盡,忽然來了靈感,於換入的照片同樣位置寫字,而後更換照片,一試再試,果然柳暗花明!
搬遷到此,大致底定,剩下的是努力學習,並盼舊雨新知不吝指教。
2013.11.12於台北
- Nov 09 Sat 2013 10:25
母親的放棄(真實故事,一定要看) 【作者/三秋樹】
一
從湖南安化縣高明村到安化縣城,然後從安化縣城到長沙,再從長沙到大連,將近三千公里的路途,羅瑛坐了兩天一夜的車。本來,大連方面讓她坐飛機,可是一聽價錢,她覺得還是能省就省吧。沿著兒子韓湘上學的路,最遠只去過鎮上集市的羅大媽東問西打聽,總算上對了車。
坐在座位上,汗還沒擦乾,羅瑛的眼淚就掉了下來---不出來不知道,世界這麼大。她的湘兒從那個窮鄉僻壤走出去,真是太不容易了。
- Nov 06 Wed 2013 17:31
西門步道夜色
- Nov 01 Fri 2013 11:37
度小月
百年以上的老店,民國三十年代魏道明當省主席時,每到台南,必定光顧,因而遠近馳名。
有時到台南,我也步他後塵,它在中正路,店裡矮桌矮凳,只賣擔仔麵,爐灶設在進門處,一碗只有一撮麵、少許綠豆牙、一帶尾蝦仁、一個滷蛋。很清爽、好吃,但只能當點心,要吃飽,恐怕得三碗以上。
事隔數十年,不久前在台北永康街看到它的分店,如見故人。
招牌上書明「清光緒二十一年」。
- Oct 31 Thu 2013 20:48
笑話
1.《人生》人生就像蹲茅坑,有時你已經很努力了,但結果卻是個屁。
2.《傷害》一餓狼覓食到農戶,聽屋內女人在訓孩子:再哭把你扔出去餵狼!孩子哭了一夜,狼癡癡等到天亮,含淚長嘆:騙子!都是騙子!
- Oct 30 Wed 2013 19:03
目標變了
夫妻二人吃飯時,妻子說:
「你現在怎麼盡挑魚背上的肉吃?記得我們談戀愛時,你最愛吃魚頭魚尾 ……」
「情況不同了嘛!」丈夫說:「當時我的目標是釣魚,現在我的目標是吃魚。」
2013.10.30引用 作者不詳
- Oct 24 Thu 2013 17:58
十月荷塘
- Oct 22 Tue 2013 11:41
敬告格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