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弟弟出生的時候,我三歲九個多月,打從那時候的重要事情,我全都記得。

 

記憶裡,吃藥的次數,寥寥可數,所以說,小時候,我是個健康寶寶。

 

七八歲時,有一天,頭不大舒服,祖母說受風寒了,採些枇杷葉,刷掉毛,剪成條狀,加上家中的「午時茶」,煎了讓我喝,忘了喝一次還是兩次,好了!

 

午時茶者,竹葉、桑葉等曬乾,於端午節正午噴以高梁酒,為鄉村家庭之常備藥。

 

民國二十七年,因對日抗戰避居沙縣,當地流行瘧疾,俗稱打擺子,我被感染了,有每天來和隔天來兩種,發燒的時候,天旋地轉,發冷的時候,蓋兩三條棉被還在打哆嗦。

 

治瘧疾有專用藥,叫奎寧丸,以印有藍字者為佳,爸爸買了讓我吃,不久就好了,以後每隔一段時間吃一顆,以為預防,沒有再患。

 

過一段時間,又感染到痢疾,大便黏黏的,急的時候,跑都來不及,蹲下去,拉一點點,沒有了,剛站起來,褲子還沒有穿好,它又來了,苦不堪言。

 

爸爸熬「神曲」給我喝,漸漸好了,總共患了兩次,都是它治好的。

 

二十歲,獨居,年少不知天高地厚,有一次,因淋雨受風寒,這才知道什麼叫感冒,也是第一次看醫生。

 

醫生給白色結晶藥粉,服了流汗,感冒好了,胃壞了,此後時因胃痛或感冒而就醫服藥。

 

五十剛過,有一天,偶然發現心跳152下,覺得有點不對,次日到醫院,醫生數數脈搏,說是心律不整,現在不快,為什麼昨天不來,我說在午休時間,他答可掛急診,才知道事不單純。

 

此後天天吃藥,一年之後,醫生說可以不吃了,如獲大赦!

 

過了幾年,忘了看什麼病,說心臟顫動,要到醫學中心看,遵囑前往,做心電圖後,給藥三種,以為和上次一樣,吃一段時間,就不用再吃了,後來發現,要吃一輩子,而且其中一種叫毛地黃的,有毒,會累積,甚且有造成更嚴重心律不整的可能。

 

其實,開始吃藥時,沒有任何症狀,有的資料說不吃沒有事,吃了就停不了了,可惜我們的醫生都太忙,給處方外,別無說明,而且來了絕不讓你空手而歸!

 

後悔已沒有用,吃得戰戰競競,這一吃,吃了好十幾年,直到數年前才改換他藥。

 

再後來,後腦壳有時會痛,看神經內科,做腦血管超音波後說右頸動脈狹小,開藥服用,半年後再做追蹤,抱了很大希望問好了沒有,沒想到醫生說「沒有惡化」,聽過涼了半截,後來知道吃的是抗凝血劑,只是預防中風,狹小無藥可治,又是一輩子吃了!

 

近兩年,毛病越來越多,藥也越吃越多,醫學中心遠水救不了近火,移到住家近醫院。

 

長年跑醫院,慢慢的累積了不少心得,名醫一定忙,一天看一兩百個病人,每人能分配到的時間少之又少,口頭怕說不清楚,準備了充分的書面資料,如血壓表等,他們限於時間,一目十行,甚且像看照片一樣,掃描而過,你在別的科拿的什麼藥,電腦裡叫出來看的,可以說是鳳毛麟角,更別說翻病歷了。

 

近年發現吃了多年同性質的藥,例如抗凝血劑,兩科給的不一樣,效果則一,因此,每次到不同醫院、診所甚至同院不同科看病都帶著藥袋,但真正用心看的似乎不多。

 

不久前台中有位女士患中耳炎,吃了十一個月藥,越來越嚴重,終至腎衰竭要洗腎,家人發現醫生開給她的藥每天有二十餘種,五十顆,還中西藥雜陳。

 

事情暴發後有醫生說,服藥超過五種,就有產生交互作用的可能,但有多少醫生會做這種考量?

 

吃藥,難免有忘記的時候,尤其出門遠行,每日作息不同,於是想出個辦法,夜裡把次日該吃的藥理出,放在小盒子裡,隨身攜帶,有時想不出到底吃了沒有,看看餘量就知道了,後來在家也用這辦法,減少了很多遺忘的機率。

 

有時,除了西藥,還有中藥,兩者必須錯開,往往會逾時甚或忘記,利用鬧鐘提醒,萬無一失。

 

出門在外,吃藥比吃飯重要,因為一旦發生問題,人生地不熟,語言隔閡,而且行程緊湊,就醫非常因難,因之,我列有一個藥單,經常修正,出門前,照單備藥,放在手提袋裡,不但可隨時取用,還可避免行李遲到或遺失的困擾。

 

有一次,在大陸,機場出來,候車轉船,提包放在身邊,車子來了,幫忙搬行李,搬畢隨眾上車,到碼頭,想起手提袋,赫了一大跳,全陪、地陪和我跑步兼跳欄抄近路,所幸人潮未散,手提袋擠在兩人之間,不辨誰屬,未被取走,當看到那一煞那,欣喜若狂,如果被拿走,真不知道該怎麼辦,可能要放棄未畢行程,脫隊先回。

 

此後,出門兩套藥品,另一套放託運行李,以保萬全。

 

先母當年因糖尿病未獲適當醫療而謝世,十幾年前,知道此病有遺傳可能,有一次趁看血液科之便,請醫師一併檢驗,回診時醫師問你有糖尿病知道嗎?飯前血糖252,開一個禮拜藥,囑下次看新陳代謝科。

 

回來心想完了,吃了一顆藥,第二次,想起媽媽以生命換來的前車之鑑,開始猶豫,沒有吃,結果新陳代謝科看了好多次,每次驗血,都沒有這種數字,也沒給藥,最後不去了,至今每年體檢,血糖都在100以下,當時如果盲目吃,恐怕已是白骨一堆!

 

另一次,吃新領的藥,包裝和原來的一樣,剝開卻大一點,心想可能換外形,吃了,第二次,想想不妥,拿藥袋對一下,藥名不同,打電話醫院藥局,藥師叫不要吃,馬上寄對的過來,好險!糊裡糊塗繼續吃,後果一定相當嚴重。

 

工研院委託台北醫學大學,研究老年人服藥情形,想研發幫助服藥用具,真是好事一樁,個人覺得它的功能除了預防遺忘外,更重要的是多種藥物同時服用時,如有兩種以上功能相同有過量之慮或將產生交互作用時,會發出警告,輸入藥名,還能辨識藥物是否與藥名相同,以防止時有發生的藥師給錯藥和患者吃錯藥。

 

願他們早日完成,造福社會,功德無量!

 

2007.12.10於台北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福州嶺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