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一歲那年,因淋雨不舒服,平生第一次看醫生,他給一種像碎冰糖的藥,吃下去一會兒,渾身冒汗。
第二天,肚子漲,吃不下飯,每餐只能勉強吃半碗,一段時間之後,連路都走不動了。
父親知道,趕快買胃散給我吃,又喝鮮奶調養,漸漸康復。
次夏,因工作曬太陽,小便少而黃,以為上火,依小時候的經驗,要喝涼茶,正好到處都是竹子,以前祖母說竹心涼,也常熬給我喝,於是拔了一把,趁午休時熬了通通喝下。
下午工作中,肚子痛得厲害,同事攙去找醫生,回住處,整夜劇痛難眠,吃了多少天的稀飯和胃散,才慢慢轉好。
心律不整,服藥已久,前幾年,多個血壓不穩,為了方便,換到離家近的醫院,血壓卻越演越烈。
那年體檢,發現甲狀腺異常,告訴醫師,他呀了一聲,說恐怕抗心律不整藥所引起,把它停掉。
在新陳代謝科看了快一年後好了,醫師說:
「現在可以證實是那顆藥造成,如果來自身體,不會好得這麼快,『天下本無事,藥物造成之』」。
去年因感冒掛急診,驗出鈉離子太低而住院,腎臟、心臟兩醫師會診,認為利尿劑所造成,問因何服用,答腳腫,他看藥袋,發現為其中一種降血壓藥引起。
換了降血壓藥,停掉利尿劑,果然鈉離子不低,腳也不腫,血壓漸趨穩定。
三月間,得個小感冒,血壓狂飆,以為大事臨頭,幾經波折,終於弄清楚是感冒藥作祟,停藥之後,一切如常。
日前血壓又高,備用藥吃了一種,壓不下,動用第二種,一顆太多,剝了半顆,三個小時之後,收縮壓只剩下86,嚇了一跳,所幸祖宗積德,沒有出事,查紀錄,足足降了46。
上網查,赫然發現「絕對不能剝半或咬碎服用」字樣,醫院藥袋,有警語欄,拿來看看,一片空白,原來那天電腦當機。
請教藥師,得知它是長效性的藥,慢慢溶化,剝開之後,藥力加速釋出,可能造成意外。
藥,本來是為治病而吃的,可是,吃得不當,往往越吃越病。
醫生,本來是為病人治病的,有時也難免越治越病。
不經一事,不長一智,這樣長法,代價是否太高?
2009.7.6於台北